王澍,1963年11月4日出生于中国最西北部的省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他的父亲是一名音乐演奏家,业余时间喜欢从事木工。他的母亲是北京人,是一名教师和学校的图书管理员。他的妹妹继承了妈妈的事业也成为了一名教师。

       在父母的熏陶下,王澍开始对材料、工艺和文学感兴趣。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他经常需要坐长途火车往返于北京和乌鲁木齐之间,4000公里的行程长达4天4夜。这样的旅行让他有机会了解自然的广博和变化。在没有美术老师指导下,他开始在四处绘画。这些童年时代的兴趣,似乎要把他引向成为艺术家和作家的道路。

       他在曾经住过的北京的院子和胡同墙壁上留下了许多涂画。即使他搬走多年后,邻居们依然保护着这些绘画,等待他回来。然而,他最终选择在杭州作为工作和生活之地。因为杭州著名的自然风景,也因为那里一直也是中国许多出色的山水画家的居住地。

      他的父母认为艺术家是难以谋生的,所以要求他必须学习理工科,但他坚持要学习一个和艺术有关的理工科专业,于是最终找到了建筑学。当他谈起当年他的老师知道他的计划时的反应,他说:“他们认为我一定是疯了,当时没有几个中国人真正了解什么是建筑学。”直到他开始学习了一段时间,王澍才发现这正是他想要学的专业。

       他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就进入在杭州的浙江美术学院的研究所,做关于建筑、环境和旧建筑改造的研究工作。研究生毕业一年后,作为独立建筑师,他完成了第一个建筑设计项目,是在杭州附近一个叫海宁的小城,3600平方米的青少年活动中心,1990年建成。

       从1990年到1998年,他没有接任何建筑设计项目,也不想在任何的专业部门工作。反之,他与工匠们在一起工作,在真实的建造中获取经验。日复一日,从早上8点到午夜,他与工匠们一起工作,一起吃饭, 在建造工地上他学到了他能学到的一切。那时他从事的工作全部都是旧建筑改造,但是在城市快速发展中旧建筑不断的被拆除,他的这些小工程也都被拆除了。

       上世纪80年代,当他还是学生的时候,他已经开始研究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艺术史,包括欧洲、印度、非洲和美洲,并逐渐把他的研究领域扩大到从艺术史、当代艺术、哲学、文学到人类学和电影艺术。从1990年到1998年,他有更多时间继续这些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并思考的更加深远。用王澍的话说:“我相信从一个广阔的视野开始,最终会回归到对地方状态的深思。”

      1997年他和他同为建筑师的妻子陆文宇共同创建了“业余建筑工作室”,目前已经发展为近10个人的团队,并成为中国建筑界一个响亮的名字。工作室的名字一部分反应了他们对中国专业建筑学现状的思考,对于这个行业所面对的城市拆迁和乡村的过度建设的反思。“我不能这样做,如果我们失落了真实的历史,我们就不会有真正的未来。”

       最代表他的思想和工作特质的作品是宁波博物馆,这是他2004年在一场国际竞标中赢得的项目。他解释说:“我想告诉人们曾经的城市生活是怎样的。10多年前,这里是这个美丽海港城市的一片有30多个传统村落的地方,到我们设计时,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被拆除了,这里变成了一片几乎没有回忆的城市。我把能在这个地区收集到的各种旧建筑材料再次利用,与新材料一起在新的建筑上混合建造,我想建造一个有自我生命的小城市,它能把这个城市的回忆重新唤醒。”

       他进一步解释了他的工作过程的三个不同阶段。第一步,说服政府和客户,让他们和建筑师一起产生足够的信心;第二步,对与材料和建造问题相关的设计细节必须搞的非常清楚; 第三步,被他描述为“最困难的一步,因为很多人不认为建筑是一个艺术作品,他们认为一个建筑就是一个从功能到形式都可以随意改变的容器。往往我的建筑刚建成,就开始被改造,甚至只是为了一点商业因素,对此我无能为力。

       宁波美术馆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最开始设定的功能和完成后有一点儿不同。王澍说:“当我们提出方案的时候,政府表示有资金进行建设,但缺乏展览、收藏和运营的经费,他们需要把部分空间出租出去换取资金,这个办法叫以馆养馆。当时我跟他们开玩笑说,除了卖咸鱼(当地人爱吃的咸鱼有很重的味道),他们在一层什么都可以干,但是二楼必须留给纯粹的艺术展览。

       他说他的设计过程和中国传统的画家有些相似。比如宁波博物馆的这个项目,他首先在头脑中产生了把建筑设计成与一座山类似的想法,首先他研究城市、村落、山谷、山脉、水流等,用几周的时间思索,而不是绘图。有一天他无法入睡直至深夜,设计方案突然出现在他的脑海中。他马上起床,用铅笔在纸上把所有的东西都画下来,包括结构类型、建筑形态、空间大小、场所气氛、甚至许多细节尺寸、入口的状态和其它的功能等。“接下来,我喝茶。”王澍说。用尺子完成一些精确的细节设计后,他的助手会把所有的东西用电脑绘制出来。当这些完成后,他们一起讨论所有材料的细节问题。

       当他需要在很短时间内同时为三个不同的地方设计博物馆的时候,他描述了另外一种工作状态:“我的妻子陆文宇是我工作室唯一的合作伙伴,其他都是我的学生。我给他们放了一个月的假让他们回家,这样我能关注于三个博物馆的工作。但是他们不是在度假。”

       他们都有家庭作业:关于法国哲学的书籍、中国山水画、电影、去乡村旅行以及任何会有所帮助的东西。“当我们再回到一起时,我们在开始工作前先进行讨论。”他的教师角色已经超出了工作室。2000年,他开始在中国美术学院任教,从2003年起担任建筑系主任,2007年他成为建筑艺术学院院长。

       在讲座中和面对媒体时,王澍如此阐述他对建筑的理解:“对我而言,建筑的根本是自发建造的,是源自日常生活的。我不做‘建筑’只做‘房子’,我在思考贴近生活本身的事物,往往是些容易被忽略的寻常事物。我把我的工作室命名为‘业余建筑’,就是强调我工作的自发性和实验性,我的工作比专业的‘建筑学’包含着更多的含义。

       王澍表示“业余建筑工作室”的含义还指在工作中,“与技术相比,来自真实生活的情趣要重要的多;与那些欠缺灵魂的所谓专业现代建筑相比,手工劳作要智慧的多。”上世纪80年代,他在北京的一个建筑大会上就提出“在中国没有现代建筑,没有建筑理论,没有建筑师”的观点,从而引发争议。他认为中国很多建筑师仅仅知道怎么画图,可能每天都在机械的画图 ,但是很少思考到底在画什么。他觉得如今这种情况已经好转,但是依然有太多金钱和商业的影响因素。

       王澍说道“业余建筑工作室是纯个人的建筑工作室。它甚至谈不上是一个事务所。因为就像它的工作始终对生活中各种自发性的事物保持着新鲜的兴趣一样,它宣称建筑设计只应该是一种业余活动,生活永远比设计更加重要。最重要的是,个人性与独立性被认为是工作室的工作的实验性的保证。”

       王澍工作室的作品展现了一种变化性的特质:“我的信念是建筑应该能在时间中演变,就像某种活物。有时我倾向更廉价的建筑材料,这样的话受损时可以更换。同时我把建筑和植物视为一体,建筑和植物一起随着时间的流转而改变,当我用“暂时”这个词汇时,并非表示没有价值。”

       他进一步解释到:“在我的工作室,我们开发了一套自由设计流程,这表示我们可以随着建造现场的问题和条件的变更随时调整我们的设计,在工作中我们欢迎随机应变。”

      “在一百年前的中国,造房子的人只是工匠,没有今天意义上的建筑师。面对今天已经建立的专业建筑体系,我反而选择手工营造和业余的态度。对我而言,不管我是一个工匠还是业余的,都是一样的。”他对“业余”这个词的解读与字典中解释的定义很相近:“一个人因为兴趣而从事某项研究、运动或者行为,而不是因为物质利益和专业因素。”在王澍的概念里,“兴趣”这个词就意味着“对工作的热爱。”

       这个概念就好比中国园林的建造,因为其无法按今天的专业设计过程设计出来。“在中国许多不可预知的事情常常发生,因此我们不得不随时调整,有时在现场会发现出人意料的有趣事情,尽管和我的设计并不一致。我就说,就按这个样子保持它。我喜欢在我的建筑中包含有趣的错误”他强调在建筑过程中保持灵活性在中国是非常普遍的。

       “我不做‘建筑’只做‘房子’”。王澍说:“专业化建筑的一个问题是对“建筑物”本身考虑的太多,一个房子紧扣当下的生活,它是朴素的,通常是琐碎的,比建筑学更根本。在做一个建筑师之前,我首先是一个文人,建筑只是我的业余活动。比建筑更重要的是一个场所的人文气息,比技术更重要的是朴素建构手艺中光辉灿烂的语言规范和思想。业余的建筑首先是一种态度,一种批判性的实验建筑态度,但它可能比任何专业建筑学的实验更彻底,更基本。在我看来,没有彻底性,任何建筑实验活动都将是毫无意义的。

       王澍认为在中国近代出现建筑师之前,17世纪活动在杭州的业余艺术家李渔对他产生了根本的影响,这位艺术家对绘画、书法、戏剧、文学、建筑、家具设计、园林营造、茶具设计、植物、甚至游船的设计都有广泛的涉猎。在中国早期建筑师中,研究苏州江南园林的童寯对他的影响也很大。在对中国乡村的旅行探访中,作家沈从文曾经很深的影响到他的意识。王澍对书法的热爱,让至少一位记者描述到他的设计有时体现了毛笔的自由挥洒和汉字间的张力。国际建筑师方面,他列举了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路易斯·康,意大利的阿尔多•罗西、卡罗•斯卡帕,葡萄牙的阿尔瓦罗•西扎(都是前普利兹克获奖者),以及日本的安藤忠雄(另一位普利兹克获奖者)的早期作品。而像法国作家罗兰▪ 巴特,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等现代作家的写作都曾是他思想对话的对象。但对他最有影响的还是那些没有建筑师的自发建造。

       王澍目前担任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并且设计了象山校园800亩区域内的21座建筑,同时还在学校授课。这是他设计的最重要的一个建筑群,用了两个三年的时间才完成。

       2009年他的个人展“作为一种抵抗的建筑学”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艺术中心举办,他也是全球许多大学的客座讲师,也经常应邀在国际大会和机构发表演讲。

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正式宣布,49岁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这一代表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的颁奖典礼将于2012年5月25日在北京举行。

       在揭晓评委的决定时,普利兹克先生表示:“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评委会决定将奖项授予一名中国建筑师,这标志着中国在建筑理想发展方面将要发挥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此外,未来几十年中国城市化建设的成功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将非常重要。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如同世界各国的城市化一样,要能与当地的需求和文化相融合。中国在城市规划和设计方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要与中国悠久而独特的传统保持和谐,另一方面也要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一致。”

       普利兹克建筑奖由杰伊·普利兹克和他的妻子辛迪·普利兹克于1979年创立,每年度授予一位做出杰出贡献的在世的建筑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创作中所表现出的聪明才智、想象力和责任感等卓越品质,及其通过建筑艺术对建筑环境和人类所做出的持久而杰出的贡献。获奖者将得到十万美元的奖金和一枚青铜奖章。

       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在英国引用今年获奖评审辞来说明获奖原因:“讨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一个当今关键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討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王澍1985年获得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本科学位,三年后从该校硕士研究生毕业。毕业后,他到当时的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从事旧楼改造,及环境与建筑关系的研究。他的第一个独立设计的建筑项目是在大约一年后开始的——为杭州附近的一个小城海宁设计一个3600平米的青少年中心。这个作品于1990年完成。

       在接下来的将近10年里,他没有做建筑设计工作,而是一直与工匠们在一起工作,在真实的建造中获取经验。1997年王澍和他的妻子陆文宇在杭州创办了“业余建筑工作室”。对于工作室的起名,他的解释是:“对我而言,不管我是一个工匠还是业余的,都是一样的。”他对“业余”这个词的解读与字典中解释的定义很相近:“一个人因为兴趣而从事某项研究、运动或者行为,而不是因为物质利益和专业因素。”在王澍的概念里,“兴趣”这个词就意味着“对工作的热爱。

       2000年王澍完成了他第一个主要作品——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这个作品体现了他的建筑哲学——对环境的密切关注。如何让建筑自然的存在于“山”和“水”之间而不突出,以及苏州园林的造园思想是他设计这座图书馆的沉思背景。在设计中,这座图书馆将近一半的体积处理成半地下;此外,四个散落的小建筑的尺度明显小于主体建筑。2004年,王澍凭这个作品荣获中国建筑艺术奖。

       他的其它重要作品全部是在中国完成的。主要作品包括2005年完成的宁波美术馆项目,同年完成的宁波五散房项目,并荣获2005年HOLCIM豪瑞可持续建筑大奖赛亚太地区荣誉奖。他在宁波的作品还有2008年完成的宁波博物馆。在他定居的城市杭州,王澍于2004年完成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区一期工程,二期工程于2007年落成。       充分发掘建筑材料的可再利用和经济实用性,王澍从各地的拆房现场收集了700万多万块不同年代的旧砖弃瓦,让它们在象山校区的屋顶和墙面上重现新生。2007年,他在杭州还建造了由6个26层的高塔组成的大型高层集合公寓“钱江时代-垂直院宅”,并因此获得2008年德国全球高层建筑奖提名。他的作品还有2006建成的金华“瓷屋”茶室,2009年完成杭州南宋御街博物馆。

     

       王澍2011年荣获法国建筑学院金奖,2010年与妻子陆文宇一起荣获德国谢林建筑实践大奖。他从2000年开始担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1998年他毕业后,正是在那里开始了他对建筑与环境关系的研究。2011年,王澍成为第一位担任哈佛大学研究生院“丹下健三客座教授”的中国本土建筑师。他经常在全球各地的大学开展讲座,在美国就曾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奥斯汀德克萨斯大学,宾夕法尼亚等大学讲学。他参加了威尼斯、香港、布鲁塞尔、柏林和巴黎等重要国际性展览。

       当得知自己获奖后,王澍表示:“这真是个巨大的惊喜。获得这个奖对我来说实在是太荣幸了。我突然意识到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做了如此多的事情,看来真诚的工作和足够久的坚持一定会有某种结果”。

       2012年评选委员会的成员包括来自英国的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他是世界知名的建筑资助人,现任蛇形画廊信托公司董事长,曾担任英国艺术委员会和泰特美术馆主席,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密斯•凡德罗档案馆前任董事;亚历山大•阿拉维那,智利建筑师和埃勒门达建筑公司常务董事;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斯蒂芬•布雷耶;中国著名建筑师和教育家张永和; 来自英国的200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扎哈•哈迪德;来自澳大利亚的200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格伦•马库特;来自芬兰的尤哈尼•帕拉斯马是一名建筑师、教授和作家;凯伦•斯坦因是美国作家、编辑和建筑顾问;常务理事玛莎•索恩是西班牙马德里IE建筑学校负责对外事务的副院长。

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历届获奖名单:1979年,第1届,菲利普·约翰逊,美国;1980年,第2届,路易斯·巴拉甘,墨西哥;1981年,第3届,詹姆斯·斯特林,英国;1982年,第4届,凯文·洛奇,美国;1983年,第5届,贝聿铭,美国;1984年,第6届,理查德·迈耶,美国;1985年,第7届,汉斯·霍莱因,奥地利;1986年,第8届,戈特弗里德·玻姆,德国;1987年,第9届,丹下健三,日本;1988年,第10届,戈登·邦夏,美国;奥斯卡·尼迈耶,巴西;1989年,第11届,弗兰克·盖里,美国;1990年,第12届,阿尔多·罗西,意大利;1991年,第13届,罗伯特·文丘里,美国;1992年,第14届,阿尔瓦罗·西扎,葡萄牙;1993年,第15届,槙文彦,日本;1994年,第16届,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法国;1995年,第17届,安藤忠雄,日本;1996年,第18届,拉斐尔·莫内欧,西班牙;1997年,第19届,斯维勒·费恩,挪威;1998年,第20届,伦佐·皮亚诺,意大利;1999年,第21届,诺曼·福斯特爵士,英国;2000年,第22届,雷姆·库哈斯,荷兰;2001年,第23届,雅克·赫尔佐格,瑞士;皮埃尔·德·梅隆,瑞士;2002年,第24届,格伦·马库特,澳大利亚;2003年,第25届,约翰·伍重,丹麦;2004年,第26届,扎哈·哈迪德,英国;2005年,第27届,汤姆·梅恩,美国;2006年,第28届,保罗·门德斯·达·洛查,巴西;2007年,第29届,理查德·罗杰斯,英国; 2008年,第30届,让·努维尔,法国;2009年,第31届,彼得·卒姆托,瑞士;2010年,第32届,妹岛和世,日本;西泽立卫,日本;以及2011年,第33届,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葡萄牙。

       普利兹克家族之所以选择赞助建筑领域奖项,是因为他们对建筑艺术的强烈兴趣,以及他们在世界各地打造凯悦集团的酒店;而且由于建筑是一项极具创造性工作,但未包括在诺贝尔奖之中。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审程序参照了诺贝尔奖,最终的裁决由一个国际委员会做出,所有的审议和投票都是保密进行的,保持着持久的提名制度,每年收到来自全球各地众多国家数百份提名。

      2012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得主王澍,在为我们打开全新视野的同时,又引起了场景与回忆之间的共鸣。他的建筑独具匠心,能够唤起往昔,却又不直接使用历史的元素。生于1963年,并在中国接受教育,王澍的建筑以其强烈的文化传承感及回归传统而著称。他与他的妻子兼搭档陆文宇成立了业余建筑工作室,在其旗下完成的作品中,历史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正如探索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关系。讨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一个当今关键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討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王澍的建筑作品具有难能可贵的特质 – 外表不失庄重威严的同时,又能完美运作,并为生活作息及日常活动创造出一个宁静的环境。宁波历史博物馆就是其独特建筑之一。不仅照片上看很震撼,置身其中更令人感动。博物馆已成为城市的坐标,存封着历史,也吸引着游人的到来。广阔的空间感,不论从外还是从内体验,都是非同寻常的。这座建筑将力量、实用及情感凝结在了一起。

      王澍知道如何面对建筑这一行业的挑战,并把它们转化为自己的长处。涉足建筑领域对他来说是带有决定性和实验性双重色彩的。通过利用回收材料,他向世人传达了谨慎使用资源和尊重传统与历史的信息。此外,他还为当今建筑的技术及质量,尤其是在中国,做出真实坦率的评估。王澍的作品使用诸如屋顶瓦片和废弃墙砖等回收材料,仿佛勾勒出一幅构造多元质感丰富的拼贴画。在与建筑工人合作的过程中,结果有时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元素,这样就使得他的作品多了一分清新和自如。

      就年龄而言,王澍还是一位年轻的建筑师,但是他已经在不同程度上证实了自己的能力。位于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就好似一个小镇,为学生及教职员工提供了一个栖息的场所。建筑外部与内部、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内的相互联系,共同营造了一个以宜居为核心的美好氛围。他同样善于建造小规模的建筑,例如小型展览厅或融入于杭州古城区内的亭台楼阁。由于他的自如发挥,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他的作品看起来好像既不费时也不费力。

      他将自己的办公室命名为业余建筑工作室,但实际上他的工作则是指挥一首由形式、规模、材料、空间和采光等建筑乐器演奏的乐章。2012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授予王澍,是因为其作品的杰出特性与品质,同时,也出于他始终致力于建筑的坚定与责任,那份坚定与责任出自于一种特定文化及区域的归属感。

 

 评审委员会成员:

评委会主席

帕伦博勋爵

亚历山大·阿拉维那

斯蒂芬·布雷耶

张永和

扎哈·哈迪德

格伦·马库特

尤哈尼·帕拉斯马

凯伦·斯坦因

常务理事

玛莎·索恩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位于北京市天安门广场西侧,用于举办政治及节庆等各类活动。人民大会堂于1959年完工,是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而兴建的“十大建筑”之一。天安门广场,原为北京皇城城门所在地,后于毛泽东1949年执政新中国以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在随后的几年里,天安门广场被大规模扩建,以容纳当时新建的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及位于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大会堂由建筑师张镈设计,并于一年内完工。该建筑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及古典主义融为一体。大会堂的屋檐用黄色琉璃瓦相间绿色莲花瓣加以修饰。这座共分为三部分的花岗岩建筑呈“山”字形,中部稍高,两翼略低。建筑主立面内嵌有庞大的大理石廊柱,每根石柱下都配有色调较深的基座作为装饰,总长超过325米。这个建筑总共占地超过17,0000平方米。

人民大会堂内部空间巨大,厅室众多。据统计,整个建筑共包括300多间会议厅、休息室及办公室。万人大礼堂,其各层座位及主席台可共容纳超过10000人。礼堂天花板中央装饰有巨大的红色五角星与满天星灯交相辉映。国家宴会厅能同时为5000人提供膳食,这在尼克松总统1972年访华期间已被证实。

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的颁奖仪式将于人民大会堂举行。

 

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完整颁奖礼

颁奖礼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