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东丰雄,日本建筑师,1941年6月1日出生于韩国汉城(今首尔)。他的父亲是一名商人,对朝鲜李氏王朝的早期陶器和日本风格绘画作品怀有特殊兴趣。他父亲也是一名体育迷,热衷于棒球和高尔夫球。1943年,伊东丰雄随他的母亲和两个姐姐迁回日本。两年后他父亲也回到日本,一家人住在他父亲家乡长野县的诹访町。他的父亲于1953年去世,当时他年仅12岁。此后,他的家人开办了一家味噌店。目前,除了一个年长他3岁的姐姐外,其余家人均已亡故。

       伊东丰雄于1971年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并于次年结婚。他的妻子于2010年去世。他们的独生女儿现年40岁,在日本版《Vogue》杂志担任编辑。

       伊东丰雄承认,自己在青年时期对建筑学并无太大的兴趣。但是他也曾受到一些早期熏陶。他的祖父是木材经销商,而他的父亲则喜欢为朋友绘制住房平面图。伊东丰雄刚刚上中学时,他的母亲聘请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师芦原义信(当时他刚刚在美国任职于马歇·布劳耶建筑师事务所后返回日本)设计他们位于东京的住所。

       初中三年级那年,他搬到了东京,就读日比谷中学。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将来会成为一名建筑师—当时他最热衷的仍然是棒球。直到他就读东京大学时,建筑才成为他的主要兴趣。作为他本科毕业的设计作品,他提交了一份上野公园重建方案,并以此赢得了东京大学最高奖。

       1965年,他从东京大学建筑系毕业,并任职于菊竹清训联合建筑师事务所。到1971年,他已经做好准备,在东京开创自己的工作室,并把它命名为都市机器人(Urbot)。1979年,他把公司的名字变更为伊东丰雄建筑师事务所。

       他曾获得众多国际奖项,其中包括2010年第22届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奖;2006年英国建筑师皇家学会皇家金质奖章;2002年第8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终身成就金狮奖。【媒体中心中包含他所获奖项的完整列表】。他是东京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京都大学和多摩美术大学的客座教授;2012年春季学期,他还为哈佛大学的设计研究生院主持了一个海外工作室,属亚洲首次。

       他的作品曾在英国、丹麦、美国、法国、意大利、智利、中国台湾、比利时、西班牙和日本等地的许多城市的博物馆展出。他的著作和有关于他的出版物也曾在上述国家和地区以及许多其他地方发行。他是美国建筑师学会、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日本建筑学会、东京建筑师和建筑工程师学会以及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等机构的荣誉会员或院士。

       1971年他最初的作品之一是一所位于东京郊区的住宅。这座被称为“铝屋”的建筑由完全包裹在铝材中的木头框架组成。他的早期作品大多是住宅。1976年,他为自己的姐姐设计了一座住宅,当时她刚刚丧偶。这座房子被称为“白色U形”,极大地提升了人们对伊东丰雄作品的关注度。这座房子毁于1997年。谈到自己在20世纪80年代设计的大部分作品时,伊东丰雄解释说,自己一直在尝试通过极简主义手法来消除人们对其作品的常规理解,创造出可以与空气和风相媲美的轻盈建筑。

       他认为,2001年在日本宫城县仙台市完成的仙台媒体中心是自己职业生涯的高峰之一。在费登出版社发行的《伊东丰雄》书中,伊东丰雄解释说:“媒体中心在许多方面有别于一般的公共建筑。虽然这座建筑主要功能为图书馆和艺术画廊,但管理方一直积极致力于模糊不同使用之间的界限,除去各种媒体之间的固定障碍,逐步唤起文化设施今后所应该具备的形象。这种开放性是简单结构的直接结果,它包含混凝土平板(蜂巢钢板加混凝土),13根管柱贯穿其中。每个楼层内的墙壁都减少到最低水平,允许各种功能在管柱之间的开阔区域自由分布。”     

 2009年,伊东丰雄在普林斯顿大学进行Kenneth Kassler讲演时解释了自己关于建筑学的总体思路:

       “自然界极其复杂而多变,其系统是流动的——它建立在流体世界上。与此相反,建筑则一直在试图建立更为稳定的系统。非常简单地说,网格系统形成于20世纪。这套系统曾风行世界各地,因为它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成就海量的建筑。

       然而,它也让这个世界的城市变得同质化。甚至可以说,在其中生活和工作的人们也有同质化的倾向。

        为此,在过去十年间,我一直在试图通过对网格的微调,寻求一种方法,拉近建筑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伊东丰雄又补充说:“是它们所处的自然环境。”

       在时尚的东京表参道区,伊东丰雄于2004年为意大利的鞋类和包箱品牌TOD'S设计了旗舰店,其中树木成为了占主导地位的关系。伊东丰雄的事务所提出了自己的项目说明:      

 “树木是独立的自然物体,其形状有着内在的结构合理性。树木剪影的重叠方式也产生了力的理性流动。大楼采用了分支树的形式,越往高处分支越细越多,也越开放。同样地,建筑物向内展开的空间氛围也会因不同的预期用途而略有差异。这座建筑摒弃了墙壁和开放空间、线和面、二维和三维、透明和不透明之间的显著区别,某种特殊的抽象性成为其特点。树的剪影营造了一个新的形象,建筑自身具有象征意义的实体与抽象之间产生了恒定的张力。凭借这个项目,我们(伊东丰雄及其工作人员)试图创建这样一类建筑:通过其建筑结构上的新颖,同时表达一个时尚品牌的鲜活存在以及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城市景观力量。”

       在设计出仙台媒体中心等一系列广受好评的建筑之后,21世纪初期的伊东丰雄已经成为一位在国际上举足轻重的建筑师,他的项目遍及亚洲、欧洲、北美和南美。伊东丰雄设计了2009年高雄世界运动会主体育场和正在建设中的台中大都会歌剧院。在欧洲,伊东丰雄和他的事务所用引人注目的波浪形不锈钢装修Suites大道公寓的外墙;2002年,他为伦敦海德公园设计了著名的蛇形画廊临时亭子。在此期间设计的其他项目还包括智利马尔贝拉的“白色O型”住宅在和未付诸实施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艺术博物馆/太平洋电影档案馆。

       但对伊东丰雄而言,也许最重要的是在他家乡的项目,它们由于2011年3月11日的地震和海啸而变得更加紧迫。在这场灾难的启发下, 伊东丰雄和其他一些日本建筑师提出了为幸存者的“共有家园”社区空间概念。正如伊东在《伊东丰雄—自然的力量》这本书中写道:

       “救援中心内没有隐私,也几乎没有足够的伸展和睡眠空间,而仓促搭建的临时住房仅仅是一排排的空壳: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这些都是艰难的生活条件。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尽量微笑,并且因地制宜……在极端情况下,人们聚在一起分享和交流—这是最基本的社区的动人情景。同样,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建筑的源初,以及对社区空间的最低限度地塑造。

       一名建筑师能够让这样粗茶淡饭的空间变得更有人情味,让它们多了几分美丽,更舒适一点。”

       在伊东丰雄看来,“共有家园”概念向现代建筑的基本原则提出了质疑。他补充说:“在现代时期,人们最重视建筑设计的原创性。因此,最原始的主题—建筑为什么而建,以及为谁而建—已经被抛在脑后。在灾区,人们失去了一切,却给我们提供了重新审视建筑到底是什么的机会,从最基本的开始。‘共有家园’可能包含一些小型建筑,但它又引导人们去思考一个重要问题:当代建筑应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它甚至对最原始的主题、建筑本质的意义提出了质疑。”

       普利兹克奖评委会对伊东丰雄通过“共有家园”直接表达社会责任感的做法表示赞赏。

       最近,伊东丰雄也开始思考自己的遗产—作为明显标志之一,在濑户内海中一个名叫大三岛的小岛上,已经建立了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建筑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也是由伊东丰雄设计,于2011年开放,展览他过去所设计的项目,同时也作为年轻建筑师的研习课堂。这个建筑群由两栋建筑组成,主体为“钢屋”以及附近的“银屋”(这是建筑师位于东京的故居的复制)。